2021年电竞专业报名从速,点击下方招生计划了解更多↓ | 院校招商加盟方向:专业建设、教师培训、教学方案、教材教案、教学管理系统、实训体系、企业资源··· |
新华网再批腾讯游戏让人上瘾,家长们该何去何从?36
近日,各大媒体平台纷纷发布了腾讯和今日头条互怼的消息,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,各平台上的吃瓜群众及相关平台均准备好了瓜子花生矿泉水,准备看一场大戏。
究其原因,是源于5月30日,新华网以六一儿童节的名义发布了一篇文章,题为《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?》。 该文指出极易沉溺其中的网游,严重戕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,也酿成了无数家庭悲剧。加强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,给少年儿童带来一个纯净的网络文化空间势在必行。对此,各部委文件一道又一道,媒体的批评一篇又一篇。但是,腾讯等大游戏厂商(平台)对此似乎无动于衷,几乎没有任何改正动作。
今日头条迅速以此为由发文《新华社:要多少文件腾讯才肯收手》进行了全网推送。6月1日,腾讯暂停了与今日头条系的合作,而且宣布即日起正式起诉今日头条所属公司索赔1元并要求在自有新闻媒体平台全量推送公开道歉。同时,收到“儿童节礼物”的今日头条也毫不示弱,反手送出“回礼”,以同样的理由——“不正当竞争”起诉腾讯。
当然,这场战争无论多热闹,最终谁胜谁负,对于广大吃瓜群众来说终究无关紧要。此次事件引起广泛关注,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游戏与人之间有爱有恨的关系。
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,让家长们忧心忡忡。无数家长呼吁,希望网游厂商们放过孩子们。他们甚至退而求其次地希望,网游开发者能当多创作对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有积极影响的作品,如安全教育、心理健康、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网络游戏。
腾讯和其他游戏厂商也曾经推出过一些游戏防沉迷措施。但这些措施,家长们至今没看到有什么效果。号称拥有强大技术的腾讯,至今没有推出一项可以真正保护少年儿童沉溺游戏的实质性措施。
对此,吃瓜的宝宝提醒大家,游戏成瘾并不只是孩子才有的问题,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。那么,如何才能解决或者说改善这个问题呢?
在不少媒体采访中,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于“当我孤单的时候,我妈妈就把手机给我。”这样的情况发生。不得不反思,中小学生沉迷游戏,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。
游戏是人类的天性。但孩子尚不是成熟的理性人。在判断力这一重要的人生技能习得之前,恰当的干预和引导十分必要。何为恰当?药方就在父母手里。
优秀的父母应该是指路人,带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。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,不自觉地模仿。父母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眼界和生活环境。所以父母首先应该以身作则,多带着孩子去户外感受感受。 如果在更广阔的世界里,发现更多好玩儿的事情,孩子还会单单迷恋手游的快乐吗?
孩子就喜欢玩游戏,但如果通过有趣、健康的户外体验活动替代虚拟世界的游戏,那么不但能满足孩子们寻求挑战和取得成就的心理,还能提升孩子们与他人、与社会的交往能力,岂不善哉?
如果父母今天带女儿去参演儿童戏剧,明天和孩子一起做手工,后天带着孩子去博物馆看看……一家人的日子如此丰富多彩,这样的孩子恐怕不会轻易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,反而可以成为同学之间争相效仿的“明星”,说不定这种生活方式会成为一种受孩子们喜爱的“新游戏”。
文章分类:
游戏防沉迷
|